快速导航
专辑信息
专辑名称:2016年河南省小学语文第十一次优质课观摩研讨交流活动
推荐星级:
发行年份:
2016 点击次数:
1625
相关操作:
收藏此专辑
专辑简介
真实的课堂最芬芳——河南省小学语文第十一次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卢氏县行知双语小学 杜爱芬
5月17日——5月21日,我有幸同蔡老师一行到商丘参加了河南省小学语文第十一次优质课观... [查看更多]
真实的课堂最芬芳——河南省小学语文第十一次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卢氏县行知双语小学 杜爱芬
5月17日——5月21日,我有幸同蔡老师一行到商丘参加了河南省小学语文第十一次优质课观摩研讨交流活动,聆听了来自全省各市区21节优质课及郑州、安阳、许昌、焦作、开封5个市区教研室主任的精彩点评和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这次学习安排的比较紧张,除了两天在路上奔波,每天都是8节到9节课和2个讲座,听课人数多,所以基本上740就得去占座位,1230结束,下午140坐好, 630结束,中间没有休息时间,虽然很紧张,但收获满满。在这里我尽情地呼吸语文教学清新的气息,触摸了语文教学跳动的脉搏。21节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人教版、苏教版、S版、北师大版,涵盖了字词教学、古诗教学、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古文教学,虽然版本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但都同样凸显出 “高素质、高标准、高品位”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独特的解读文本的思维,创新的教学设计能力,精湛的课堂教学语言;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真切的情感体验和较高的语言水平,让我们品尝到了一次丰硕的精神盛宴,使我为之震撼。综合这21节课,我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准、宽、实、高。
一、准,课程标准把握准。上课教师对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及每一课课标要求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进行都是为完成某一个目标而设计的,目的强,效果实,如郑州刘梦觉的教案每一个环节需要的时间,及记这个环节要完成哪一个目标,达到什么程度在教案上一目了然。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所以说,吃透教材才是最根本的。
二、宽,以教材为例,拓宽知识面。这是这次优质课与第十次优质课观摩最大的不同,低年级的教师则会抓住一个字或一个词,根据它的来历、演变进而告知学生它的意义、出处,比如商丘的张卿执教的《画家与牧童》一课,在学习生字时就围绕“拱”一字的演变、做法、意义,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高年级的教师则会在认真学完本课内容之后,搜集或主题相似、或题材相似、或内容相似的文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再是以前的推荐阅读,真正做到了课外阅读课内化,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如许昌苏书明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学完后,她又出示了三篇内容相似吝啬鬼的文章,依据下发的学习单填空;濮阳赵润红执教的《学会看病》一文,他则抓住本课心理描写这一写作特点拓展《剥豆》、《凡卡》等两篇文章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式、对话式、自语式心理活动描写训练等等,真正做到了以一片代多篇。上次在三门峡听灵宝三小杨君的课,已经感受到了她们的增量阅读的魅力,但这次更明显的感觉到所有课堂都增加了阅读的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不再是一句空话,每节课都是这样的训练为孩子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真实、朴实、扎实,也是这次优质课观摩的一大亮点,本次参加的21位优质课教师,除了极个别三十七八岁之外,其余的都是四十岁以上。正是因为有着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她们对语文、教学、课堂、课标、教材的把握等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整个课堂稳重、大气、实在,教材挖掘深,课堂容量大,字词教学贯穿始终,语言文字训练贯穿始终,一二年级的字词教学教师一笔一划示范,指导学生工工整整书写,就连五六年级教师也同样进行示范,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教学中抓住某个词、某句话,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书一遍遍地读,学生的体验一次次加深,情感一次次升华,清新的语言文字更是鲜活地跳跃在孩子们的心中。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进而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在读的基础上低年级则抓住文中的某个词进行说话训练,如来自于南阳从教26年的刘晓芳,她执教的《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写字训练之后,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超市的水果蔬菜真丰富呀,有——的——,有——的——,有——的——;培养学生进行写话训练。高年级则抓住某种写作方法或想象或练笔,将读写落实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真正做到了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优质化。
四、高,教师素养高。表现在第一语言表达,所有的上课教师都像是一位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标准、流畅,富有激情,语言丰富,应变能力强,过渡语、评价语、总结语都是那样贴切、适时,舒服。第二就是粉笔字,21位教师中19位女教师,但她们的粉笔字工笔正楷、端庄俊秀。平时字好与坏不觉的有多大差异,但当你被关注成为聚焦点时,才发现,字以不再是字,它是一个人素养和内涵的的代名词。
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没有捷径,唯有的就是我们埋头研读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一步一个脚印,方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教育更是一门艺术,它永无止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博采众长,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隐藏简介]
专辑视频列表
-
45:20
2016-10-26
张四美
1929 9
-
40:12
2016-10-26
张利娜
1419 24
-
40:44
2016-10-26
时英
1143 3
-
41:14
2016-10-26
单海霞
1208 19
-
41:00
2016-10-26
邵亚楠
1835 29
-
1:04:02
2016-10-26
胡元华
1068 23
-
46:13
2016-10-26
苏书明
1274 4
共7条数据/每页20条数据,共1页
首页
<<
1
>>
尾页